服务热线:0518-87872507
距离2024年高考还有:
00 00 00 00

文章标题

让学生成为教师的知心人

让学生成为教师的知心人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读《成功教师必知的22条“军规”》有感

         东海县石榴高级中学   孙安香

钱梦龙说:“教书育人,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,最重要的是师生间心灵的沟通。”师生的心灵只有互相沟通,教育教学才能达到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潜移默化、水到渠成的境界。但在师生的心灵沟通中,我们过多强调了教师了解学生、关心学生,成为学生的“知心人”;忽视了学生对教师的了解和理解,成为教师的“知心人”。双向交流不畅,大大影响了潜移默化的流程和教书育人的效果。

探究学生对教师不了解、不理解,学生不能成为教师的“知心人”的根由,主要在于教师有许多失当之举:1、有的教师固执己见、抱守残缺。坚守“师生有别”的老观念,时时处处维护所谓的“师道尊严”。在心理上与学生保持距离,俯视学生,像大人待幼儿一样地自始至终视学生为幼稚、不懂事、不成熟的孩子,威严有加“导师式”训戒教导,不能敞开心扉向学生,更容不得学生对自己说长道短。2、有的教师心存虚荣、强词夺理。在教育教学中往往自以为是,颐指气使地教诲学生。偶有失误,容不得学生批评指正,还要找出种种理由和借口,虚晃一招地掩饰或强词夺理地搪塞,极力维护所谓“教师形象”。如此维护,不知能维护多久!3、有的教师装腔作势、抬高自己。有点知识,夸夸其谈;有点成绩,极力炫耀。千方百计把自己装扮成一个知识渊博、才华横溢的“能人”形象,以求产生“名人式”效应,取得不正常的信赖,树立掺假的典范。不知一旦露底,学生该作何感想!4、有的教师心存短期意识、敷衍应付。心存因年龄、知识、阅历等差距,师生不可能成为朋友的想法;心存几年以后就分离,不能永远是朋友的想法,从师生共处始,就压根没打算和学生真诚相处相知,对每一个学生敷衍应付。学生真心待老师,老师却虚假应付,师生何能坦诚交流、相互理解?5、有的教师为名为利、利用学生。无忠诚事业之心,有获名取利之意。把教书育人仅仅当作一种谋生手段,把学生当作自己获名取利的工具,极力严格要求学生,提高成绩,是为了奖金和证书;着力关爱一些学生,是因为其家长能为自己带来诸多好处。视学生为工具,何来真诚的关爱?学生从未感受到老师真诚的关爱,何来和老师真心相知的意愿?以上的例举,均是导致师生间心不知、情不通,教育效果不佳的根由,很值得我们反思。

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。教师是外因,学生是内因,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人和主体。教师能否成为学生的“知心人”,关键在学生能否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。即只有千方百计让学生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,成为教师的“知心人”,学生才会有所触动和行动,收效显著:其一、教师先向学生敞开心扉,把自己该让学生了解的情况坦诚告诉学生,学生就会真切感受到你对他的信任,也才能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倾诉给你。互相交流,也就可能互相理解,从而缩短心灵距离,加深情感。其二、教师让自己优点不足、喜怒哀乐自然真实表现出来,学生就会获取对老师的客观认知,从而感受到真实人格的全部,学会真诚做人,不隐瞒、不浮夸、不做作。其三、教师不隐藏自己的不足,学生就会认知:老师也有很多不足;老师有很多不足,能发展到今天的境地;自己在许多方面比老师还略高一筹,为何就不能超过老师呢?贵在用心专一,事在人为,从而增强自信心和上进心。其四、教师把自己的情况如实告知学生,也有助于优化教育网络,加大网络化教育的力度。学生面对老师的坦诚相诉,会自觉反省自己的不坦诚之举,同时又会把老师的坦诚之举转告给家长。家长受到感染,就会坦诚对待孩子、对待老师;家长和学生也会把老师的坦诚之举转告给其他人,其他人就会不同程度加深对教师的真切了解和理解,自觉关心支持教育工作;得到他人理解和关爱的教师,就会更加自励自强。如此良心循环,教育教学时效就会大大提高。

毋容置疑,学生能否成为教师的“知心人”,关键在教师。首先,教师要拥有一颗健康的心态。要努力转变“师长生幼”“师徒如父子”的旧观念,抛弃虚荣心、名利心等杂念,不要视学生为个人的私有财产,不要视学生为乞求者,不要把自己装成惊吓鸟儿的稻草人,要把学生当作朋友和知心人平等、友好、坦诚、长久地相待。拥有健康的心灵,才会有一个真实的良师益友出现在学生面前,才会毫无掩饰、毫不做作与每一个学生坦诚相处,才会愿意把自己的所见所闻、所思所想倾诉给学生。其次,要抓住契机,适时倾诉。“爱所要求的情感和谐可以在两种情形下产生:教师深入到学生的感情中去,不让儿童注意到,即机警地参加进去;或者他设法使学生的感情以某种特殊的方式接近他自己的感情。”(赫尔巴特语)因此,教师向学生敞开心扉,除了出自坦诚之外,更要讲究倾诉的时机和艺术。可以因某事集中倾诉相关的自我经历、体验等;可以分散在诸多事情中,力求不经意间不断将自己的相应体验、感受等传递给学生;可以在学生倾吐之中,穿插自己的心语。要力避有目的机械的意向性很强的倾诉和盲目重复性的倾诉,因为一切不讲艺术性的方式方法,总会给人一种做作、虚假的感觉,其效果往往甚微。再者,教师要有宽宏的心量和恒久的耐心。无论在校内或校外,学生了解老师后,难免会有误解、曲解老师或冒犯谈论老师之处,对此,教师要有宽宏的度量和正确的认识。冒犯往往不是故意,曲解也属正常现象。视之正常,就会冷静地适时疏导。学生总有醒悟之时,一旦醒悟,学生会加倍信赖老师,教育效果加倍兑现。少数学生也许对老师的坦诚之举漠视待之,教师更要有足够的耐心,寻找契机反复去感染教育。相信爱永远是相互的,就该相信特殊学生总会有特殊的转变。第四、在尊重中凸现个体生命。新课标明确指出,教学活动要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,以学生为本,以人的发展为本。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丰富、多面、立体、动态的活的个体,在教学中,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客观面对众多学生的差异,理性地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追求,坚守因材施教的原则,千方百计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宽广的发展时空,都能得到教师的助力,从而走向成功之路。

教书育人内含各种教育,其中最为重要的教育就是作为知识教育、技能教育等前提和根基的情感教育。教育机智的根本体现在于能否抓住学生的心。努力让学生成为教师的“知心人”,也就是抓住了学生的心,也就是最根本的教育教学艺术之一
作者:匿名